- · 临床外科杂志版面费是多[11/04]
- · 《临床外科杂志》投稿方[11/04]
济医附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崔昌萌,把科研创(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视患者如亲人 因为及时治疗,术后3个月的时候李先生神经功能已几乎完全恢复,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后重新回到正常生活。期间,崔昌萌视患者如亲人
视患者如亲人
因为及时治疗,术后3个月的时候李先生神经功能已几乎完全恢复,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后重新回到正常生活。期间,崔昌萌视患者如亲人的态度、高超的水平给走南闯北多年的李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也为之后的事情埋下了伏笔。
大脑是人体中最为精细、也最为神秘的器官,任何脑部疾病都可能非常凶险。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对于从事神经重症专业的崔昌萌来说,常常不分白天黑夜,随时可能要面对突发脑创伤和脑出血等疾病的重症患者,加班加点就是家常便饭。他的手机永远24小时待机,随时准备进行手术、抢救,他的工作总是节奏紧、变化快、耗时长,用“争分夺秒”形容一点不为过。在医院的大部分时间,崔昌萌不是在手术室就是在重症监护病房,还需要挤出时间阅读文献、指导科研助理和研究生的课题进程。
有时候问他:“不累吗?”崔昌萌总是开玩笑地说:“有时候忙起来,这个累字早就被大脑自动删除了,尤其是在抢救重症患者的时候,脑子哪还容得下其它杂念?”
崔昌萌是梁山人,扎根家乡、服务乡亲一直是他的一个愿望。2017年博士毕业后,他如愿成为济医附院神经外科的一分子,主要负责神经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综合救治。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职责与担当让他对待每一位患者都时刻保持贴心尽心,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娴熟的操作技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精益求精、敬畏生命',这是我在攻读博士学位时,导师经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工作后,我也一直将这句话作为我的医路格言,时刻铭记于心。”崔昌萌说。
崔昌萌在紧张繁忙的临床工作之外,组织建立颅脑损伤队列研究数据库,制订相应的预后随访制度。依托医院的“科研假制度”,崔昌萌能够脱产带领团队对中重度颅脑损伤后的继发性损伤机制开展科研攻关,借助单细胞测序和多组学研究等先进技术手段,探讨多种可能的干预靶点及分子机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取得多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其中代表性研究成果发表于《Redox Biology》杂志,迄今已被《Cell Metabolism》等学术杂志正面引用120余次。
文章来源:《临床外科杂志》 网址: http://www.linchuangwaike.cn/zonghexinwen/2022/0611/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