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临床外科杂志版面费是多[11/04]
- · 《临床外科杂志》投稿方[11/04]
主动脉夹层的抢救和治疗策略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专家介绍:陆清声,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现任长海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国际血管联盟青年委员会主席,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
专家介绍:陆清声,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现任长海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国际血管联盟青年委员会主席,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总干事、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腔内血管专家协会委员,美国血管外科协会国际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中国外科年鉴血管外科专业主编,介入放射杂志(英文)副主编,临床误诊误治杂志编委会委员,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编委,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编委。美国克利夫兰医院访问学者。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市浦江人才,获个人三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1次,获首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奖”,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从事临床一线工作20余年,以血管外科为专业,以主动脉疾病的诊治、VTE防治、血管腔内介入机器人研发应用为专业方向。擅长复杂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的微创腔内治疗,开展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动脉、颈动脉疾病及其它复杂性血管疾病诊治。
第一申请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重大项目1项,负责实施国家“863”“十一五”专题项目1项。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著45篇,总影响因子156.5,包括第一作者发表于JACC及Circulation杂志。发表中文论著268篇。主编专著7部,参编专著16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中华外科青年学者奖,吴孟超医学青年基金奖,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金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军医疗成果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优秀发明二等奖,上海市医学会医学科技二等奖。获国家发明专利25项,Castor分支支架的共同发明者。
1. 控制血压
充分控制血压对抢救主动脉夹层意义重大。降低血压可减少血流对血管壁的刺激,防治管壁进一步分离。一般地说,主动脉夹层对病人生命的威胁并不仅仅局限于夹层本身,与夹层中的血肿亦密切相关。若血肿不断发展,会导致严重高血压、心脏压塞、主动脉破裂大出血等危及生命的严重情况。因此,主动脉夹层病人应该严格控制血压和心率。有资料表明,血压控制不良病人发生主动脉夹层迟发破裂的概率,是血压控制良好者的10倍。
2. 传统手术治疗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传统的血管外科技术取得了巨大进展,医生通过应用人工血管替换病变的主动脉,挽救了许多病人的生命。不过,传统手术存在许多问题:①为更好地显露病变部位,切口长达40~100厘米;②手术复杂,麻醉时间长,需要大量输血;③进行血管吻合必须阻断血管,不可避免地会影响阻断血管远端的器官的血供,容易导致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和截瘫等并发症;④手术创伤大、风险高,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也高,难以普及。
3.微创手术治疗
20世纪90年代,腔内血管外科技术的出现使主动脉夹层的微创治疗成为可能。近年来,随着腔内血管外科技术和设备的不断进步,胸、腹主动脉夹层的诊治模式,已经从传统开放手术转向腔内微创治疗。治疗时,医生只需在病人的大腿根部切开一个3厘米左右的小切口,在X线透视下,经股动脉将收缩在导管内的带支架人工血管导入主动脉,当人工血管到达病变部位后,将其从导管内释放,记忆合金支架张开,将人工血管固定于病变主动脉两端的正常动脉上(又称“锚定区”),血流即从支架腔内流过,假腔也逐渐萎缩。
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腔内隔绝术创伤小,病人术后当晚即可进食,次日即可下床活动,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也明显降低,并使许多高龄、合并多种慢性病,而无法耐受传统手术的病人获得了治愈的机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用最微创的技术,治最凶险的疾病。
文章来源:《临床外科杂志》 网址: http://www.linchuangwaike.cn/zonghexinwen/2022/0502/362.html
上一篇:艾德生物与和黄医药达成靶向药物临床研究合作
下一篇:什么是动脉瘤?